各地供暖季都已经陆续启动了。对于住户们来说,除了暖气热不热,取暖如何收费也是关心的热点。虽然各地出台了诸多政策推动分户供暖,但效果似乎并没想象中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吉林长春市民李先生家里的房子有170平米,每年的取暖费在4000元左右,由于小区供暖较好,家里温度常超过25摄氏度。之前,他家只能开窗散热。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慧涌看来,采取分户供暖,也就是热计量收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王慧涌:同一栋楼或同一个小区,热的受不了,开窗户,把大山的,或者由于自己家供热设施有问题的,冻得成天投诉,这就是为啥呢,没分户计量。 今年起,李先生家所在的小区给每户都安装了温度调节阀,通过控制暖气内的水流量来调节温度: 李先生:能把室内温度控制的更加理想,舒适性能提高一些。能省个一二百块钱,并且也能节约能源吧。 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热采暖每年消耗煤炭1.5亿多吨标煤,占建筑能耗50%以上,大大高于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水平,浪费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提出将供热分户计量作为发展方向,热计量收费是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行为节能最有效手段,但这项工作进展并不理想。目前北方采暖地区130多个地级市,出台供热计量收费办法地级市仅有40余个。 供热信息网发现,供热计量改造只针对具备保温条件的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特别是对于新交工的住宅,必须全部安装热计量表。但很多新建小区的热计量工作还难以推广。河北一家计量安装公司的知情人士李女士透露: 李女士:他们都没有达到验收合格的标准,安装的时候问题,开发商安装的时候这个表不合格,没有进行检测,好多项的标准他都没有达到,验收没有合格、没有通过,所以不能按计量收费。 同样的情况在河南也存在,2010年河南郑州就明确提出市区集中供暖实施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计费方式。但专门的人力配置,充分的政策支持,一系列动作并没有让郑州市民享受到分户计量供暖,去年仍是按面积抄表收费。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新闻发言人孙晓泉:07年那个试点由于家装的热表不合格,第二年都没有往下推行,郑州不是有三家民用建筑嘛,两家大型公用建筑,说是实行分户计量,但是抄表试验,还是按面积收费。 同时,对于既有建筑推广热计量也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难点。由于目前老旧小区保温实施不达标,在推广热计量收费时首先要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包括室内门窗以及墙体, 达到相应的保温系数后再进行相应室内分户计量改造,改造项目包括居民家中供热设施、户外管网以及供热站内设施三部分。目前改造资金除政府和热力企业投入外,居民还要分担其中一部分,对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屋,改造费用超过4000元。对一般家庭来说,这么高的投资能否带来效益还有疑问,难以下决心改造。 河北市民刘女士:费用有点高,这么多钱自己花了,要是改完之后效果不理想不就亏了吗。 另外,不少地区计量表都已安装,但供热企业却不按表收费,依旧按照面积来收取。据了解,按照老的收费模式,不断增加的新建建筑按面积热价来收取费用,对于供热企业来说省力又挣钱,假如按照计量收费,还要增加投入,加上退费环节,对于供热企业来说不仅没有省钱,还增加了成本。一位热计量供暖专业技术人员透露: 技术人员:一个小区内的大部分热用户在上班离家之前关掉了家中的暖气,直到晚上下班回家之后才打开。这期间,小区二次管网内本应流入居民家的大量热水就无用武之地,而换热站依然按照小区满